機器轟鳴的廠房里,板材吊裝作業有條不紊的進行著,而天車穩定運行的背后有這樣一群默默奉獻的人。他們身穿工作服,布滿老繭的雙手熟練的使用著扳手、萬用表、電筆等工具,如主治醫師般排查著現場故障,確保每一臺行車的穩定運轉,他們就是設備檢修中心軋鋼維修作業區天車的維修師傅們。
全能工長彭海利
作為天車維修工長,彭海利不僅在電、鉗、焊等領域里有深厚的造詣,且愛運動、愛學習等,是大家公認的全能人。
“他氣排球打的不錯。”“他對故障有獨到的見解和過硬的技術。”……無論是設備故障的排查,焊切作業的精細操作,還是參加公司各類活動,他總能憑借過硬的技術本領、自身的運動優勢以及高度的責任心達到工作的初衷。
作為鉗工高級技師,他深知個人技能水平與人才培養的重要性。面對雙成品行車的總電源經常出現跳閘問題,他將課堂搬到現場,親自制定更換總電閘方案,行車的電源跳閘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;組織鉗工焊接和切割等實操培訓,根據每個成員的作品情況進行詳細的點評……類似這樣的場景還有很多。
在他的帶領下,班組始終保持著高效、嚴謹、安全的工作態度,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高度評價與一致認可
匠人師傅席偉
他是天車維修班班長席偉,也是我的師傅,一個“席不暇暖,馬不停蹄”的人。
作為電工班長,他不僅積累了豐富的天車電氣維護和故障排除經驗,且能夠將精湛得技藝傳承給班組青工,使其盡快提升技能、盡快成長。“通過檢查電纜連接處,準確找到了天車故障的根源,快速解決了故障所在。”“在電磁吸盤伸縮梁出現不動作故障時,面對徒弟的困惑,指導其拆開繼電器控制板,通過更換控制板,問題得到解決,大家紛紛給他點贊。”徒弟小張這樣說道。
作為一名電工,必須具備廣泛的知識面,只有不斷積累和適應,才能應對各種復雜情況。他是這樣說的,也是這樣做的。
青出于藍的馮博良
馮博良是班組年輕力量的代表,他的進步和成長有目共睹。
“從初來乍到的技術小白,到如今能夠獨擋一面,他的努力與拼搏展現了年輕人的無限潛力。”這是班組長對他的評價。進廠以來,他憑借自身的專業知識以及對工作的高度熱情,刻苦鉆研,全身心投入基層的歷練中。主動參與天車點檢、電氣檢修及故障排查,同時,還能結合自己的硬件知識,幫助班組檢測一些電子電路數據,修理電焊機、報警燈、風葫蘆,也參與了部分電腦辦公任務,制作打印一些東西。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。
“只要有不懂的地方就刨根追底,他身上總有一股沖勁值得青年職工學習。”通過不斷學習與實踐,他逐漸掌握了電氣維修業務技能,僅用不到3年時間就成長為班組中的重要力量。
他們是一群普通的維修工人,是天車的“主治醫師們”,用滿腔熱愛奔赴在平凡的崗位上,詮釋了維修工的堅守與奉獻,成為這個冬日鋼城里最可愛的人。(設備檢修中心 張星星)